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

[雜記] 一首嘉禾舞曲的探源長征

「蜜蜂」與「蝴蝶」


筆者身為一個考據狂,對一些疑似的錯誤總是特別敏銳且莫名執著。而真相往往是隨著探勘的深入、浮上水平面的冰山比例,展現出各盡不同的面貌。輾轉經歷了無數手的資料、層層翻譯下來的火耗堆積,到我們面前的,常常與原意相去甚遠。逆向溯源的每一步,一小片一小片從未想像過的全新世界,在在令人心神嚮往、雀躍不已。

某日,筆者因工作上的需要,翻開了小時候使用過的《篠崎》小提琴教本第一冊,練習曲No. 48的標題赫然寫著「蝴蝶」兩個大字。說赫然真的不誇張,因為只要掃一眼寥寥數行的樂譜,就能知道這首曲子的旋律,正是歷久不衰的知名童謠之一,中文通稱「小蜜蜂」,或作「蜜蜂做工」。

什麼時候「蜜蜂」變成「蝴蝶」了???

雖說曲名對曲子本身並沒有太大的影響,但這樣的差異想讓人不起疑都難。於是筆者找來日文原版的《篠崎》第一冊,發現同一首曲子的日文標題寫的是「ちょう ちょ(う)」,這才解開了這個疑惑。也就是說,這首原名為「Hänschen klein」(小漢斯)或「Lightly Row」(輕輕划)的童謠,引進日本時被命名為「蝶々」(蝴蝶)。台灣代理商在出版這本教本的中文版時,就這麼順理成章地將曲名置為「蝴蝶」,只差沒有把英文標題訂做「Butterfly」而已(事實上,這份工作的委託方就真的這麼做了...)。

這件事讓筆者想起大學時期的西班牙文老師分享過的親身經歷。這位老師本來的西文姓氏為「Mercedes」(就是賓士的那個Mercedes),而她的中文姓氏為「白」。這兩個不同語言的姓氏並存基本上沒什麼問題,然而,某日同校的某位老師竟稱呼其為「Ms. White」。這樣的翻譯謬誤,不知者不知,知之者當啼笑皆非吧!

「號角的舞蹈」


回歸正題,筆者在同一份工作中接觸了國內晨曦出版社出版的《大家》系列教本。這家出版社自民國83年起,出版了一系列標題同為《大家》的器樂教本,包括鋼琴、小提琴、大提琴、長笛等等。這系列教本出版至今已逾20年,音樂比賽、音樂檢定等仍持續將其列為指定曲目的遴選範圍。如果說這系列教本品質優異的話,也沒什麼話好說,但光筆者接觸的《大家來拉小提琴》系列,就令人感到驚訝,為什麼一份錯誤層出不窮,音樂細節也相當粗糙的教本,能堂而皇之地存在這麼多年,從未對錯誤更新再版,還一再被評選為指定教材之類?

舉一個最讓人吐血的例子就好,《大家來拉小提琴》標準版第五冊其中的第六首,標題赫然寫著「號角的舞蹈(Ponchielli)」。抱歉又大驚小怪地用了赫然兩個字,但筆者真的嚇得不輕。說到義大利作曲家龐開利(Amilcare Ponchielli, 1834-1886),最著名也是大多數人對這位作曲家唯一熟悉的作品,就是曾被選入迪士尼《幻想曲》的《時辰之舞》(Danza delle ore)了。筆者一開始也懷疑,這首「號角的舞蹈」會不會是筆者沒聽過的別首龐氏的作品,但只要一點連結中的試聽,毫無疑問就是龐氏的《時辰之舞》。

到底《時辰之舞》是怎麼變成了「號角的舞蹈」?

找到這本教本一看該曲目的英文標題才恍然大悟,上面赫然寫著「Dance of the Horns」...顯然,當初該出版社有人無意間將「Dance of the Hours」錯置成了「Dance of the Horns」,負責中文標題的人也不察,再無意間將標題譯做「號角的舞蹈」。於是,這些年來,到底有多少學子(喔不...作曲家還變成普契尼了QQ)真以為這首曲子就叫做「號角的舞蹈」呢?(譯做「法號組之舞」似乎也不錯呢XDD)

轉瞬即逝的幻影


這是在同一本教本裡面發生的事。晨曦出版社《大家來拉小提琴》標準版第五冊第11首,「G小調小行板(Rameau)」。這系列教本標題命名的基本規則為「X大/小調 XX板/曲」,這樣的命名規則乍看之下沒什麼問題,但如遇到原曲調性與教本調性不同時(通常是初級教本為簡化之故),就會對選曲的依據產生歧異。不知是幸還是不幸,這首曲子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出在這裡。

這個時候,筆者還不知道,自己即將面臨的是什麼樣的災難挑戰...

以下是這本教本中此曲的基本資料:
作曲者英文名:J.P. Rameau
作曲者中文名:(未標示)
中文曲名:G小調小行板
英文曲名:Andante
速度術語:Allegretto

嗯...看起來沒什麼問題啊...才怪!!!筆者雖才疏學淺,對速度術語還是有些基本概念:
小行板   =   Andantino   (80-108 BPM)
行板       =   Andante       (76-108 BPM)
稍快板   =   Allegretto    (112-120 BPM)

誰能告訴我是怎麼回事?同一首曲子竟然用了三種不同的速度標示?好吧,完全摸不著頭緒的筆者只好寫了封信問問出版社,從而得到「雖然中、英標題和速度術語三者互不相符,但演出時習慣上是以小行板的速度處理」如此有跟沒有一樣的答案。

山窮水盡的筆者,只好打開IMSLP(國際樂譜圖書館計畫)的網站,找到拉摩(Jean-Philippe Rameau)的頁面(還好還好...只有52個項目...),開始了找曲子的終極手段-《土法煉鋼》。從「A」起首的標題開始,將樂譜一首接一首、一個樂章接著一個樂章地打開,瀏覽著不比手稿清晰多少、記譜方式與今日習慣有相當出入的百年前出版品複印本,尋找著與此曲冒頭相似的音型...

可喜可賀!可喜可賀!在目錄「C」項之下就讓筆者找到了(當下的狂喜難以言喻啊!),那是拉摩的歌劇作品《卡斯托耳與波魯克斯》(Castor et Pollux)*第四幕第二場景(1737年版本)/第四場景(1754年版本)中的一首嘉禾舞曲(Gavotte):Sur les ombres fugitives (轉瞬即逝的幻影)

(*註:Castor and Pollux,即希臘神話中的雙子座)
 

「愉快的」嘉禾舞曲


經過進一步的搜尋後,發現這首嘉禾舞曲有兩種版本:第一種[版本A]是原歌劇中的版本,第二種[版本B]是後人編曲的版本。再加上《大家來拉小提琴》的版本[版本C],於下文做一個簡單的比較。

[版本A]無速度標示,但有表情術語Gai (愉快的);調性為E小調,拍號為2/2拍;曲中第1、13、17、19小節皆採旋律小音階。
器樂部份僅前24個小節,曲子結構為 ||: A段(8小節) :|| ||: B段(16小節) :||

[版本B]計有鋼琴獨奏、四手連彈、小提琴與鋼琴等多種型式,下圖以Adolf Grünwald與Otto Standke編曲的小提琴與鋼琴版本為例。速度標示為Moderato (中板);調性為E小調,拍號2/2拍、4/4拍兩種皆有;曲中第1、13、17、19小節皆採和聲小音階。
曲子結構為 ||: A段(8小節) :|| ||: B段(16小節) :|| (Fine) ||: C段(8小節) :|| (D.C. al fine)

[版本B]A、B兩段結構大致與[版本A]相同,僅部份細節存異,如第10小節三、四拍之節奏,以及部份連續八分音符節奏更改為附點八分音符+16分音符等等。然而,C段轉為大調,且此段落與[版本A]之嘉禾舞曲完全無關,也未見於歌劇中其他曲目,不排除為某位不可考的編曲者之創作,或參考作曲者拉摩的其他作品綜合而成。

[版本C]誠然與上述兩者不同。速度標示為Allegretto (稍快板);調性為G小調,拍號為4/4拍;曲中第1、13、17、19小節皆採和聲小音階。
曲子結構為 ||: A段(8小節) :|| B段(24小節) (Fine) || C段(8小節) || (D.C. al fine)

A段以及反覆記號與[版本A][版本B]相符。

B段至第18小節為止大抵與[版本A][版本B]相符,第19小節音程走向與前兩個版本皆不同,第20小節後半~第28小節前半未見於任一版本,且旋律為此曲主要動機向上三度之模進,推測為編曲者創作,第28小節後半~第32小節與[版本A][版本B]相符,但整段缺少反覆記號。

C段雖與[版本B]之C段同為8小節,但除前四音之外完全不同,且無反覆記號,亦與[版本A]之嘉禾舞曲及歌劇中曲目無關,推測為編曲者創作。

至此,筆者向該出版社提出建議,針對此曲應可再多加考證,如樂曲架構能忠實於原曲[版本A],刪除無關之段落應較佳,或退而求其次選用[版本B]之架構。並應將標題作「嘉禾舞曲 / Gavotte」,按[版本A]標示表情術語「Gai」,或按[版本B]標示速度術語「Moderato」。

威利‧布爾梅斯特 Willy Burmester


以為到這裡就告一段落了嗎?殘念!!筆者本來也這麼想,殊不知當筆者將同樣的關鍵字再以日文搜尋過後,竟然得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結果。

[版本C]相符的資訊總算是浮上了檯面。在一位日本網友的部落格文章《「拉摩的嘉禾舞曲」完全攻略指南    其之2 》中,得到了相當完整的資訊。此版本原為日本文部省自昭和16年(1941)起選定於小學音樂欣賞教材用之雙簧管獨奏曲目,至今(根據引文至少到2010年)仍未從教材中汰除。然而,此版本相當冷門,不僅錄音十分稀少,且大多僅流通於日本國內的音樂欣賞教材,也幾乎沒有職業演奏者的音樂會或錄音選用。

鈴木清三(Oboe); 中田一次(Piano); 選自「文部省學習指導要領準則『標準小學音樂』」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9AR3J9-c0wg (恕無法嵌入)

由於該版本選用於日本音樂教材中,只標注作曲者為拉摩,該文作者也提出「此曲的編曲旨趣與拉摩歌劇中的原曲完全不同,在學校教育中卻以『拉摩作曲』而聞名,這樣真的沒問題嗎?」如此的質疑。該文作者亦詳列此曲的既存錄音,但未提及(似乎也不清楚)編曲者,筆者便擅自推測,應為日本過去某音樂教育學者之編曲。

但是啊但是,魔鬼總在細節裡。筆者根據引文作者的錄音版本列表,幾番搜索終於找到了最早的這份錄音。下附影片中的介紹者,提到了「Arranged by『Burmester』」這個名字,給了筆者苦苦追尋的最終解答。此版本之編曲者並非日本人,而是德國小提琴家威利‧布爾梅斯特(Willy Burmester, 1869-1933)。這首最初即是編給雙簧管與鋼琴的曲子,最早的錄音可追溯至1928年,日本哥倫比亞發行的粗紋黑膠唱片(DB-768)。

Leon Goossens (Oboe); Clarence Raybould (Piano); Nippon Columbia (DB-768, 1928)

該版本可於Schott Music出版之樂譜(1911年出版*)中尋獲,此版本速度標示為Allegretto (稍快板),拍號為4/4拍,除調性不同外(E小調),曲中細節幾乎與[版本C]完全相同。綜合以上資訊,筆者認為此曲最適切的作曲者標示應為「Rameau-Burmester」(如Bach-Gounod之形式)。

(*註:World Cat全球圖書館館藏目錄)

到這裡,總算是還原了這首曲子的真身「Rameau-Burmester: Gavotte, from Opera "Castor et Pollux"」。任誰也想不到一首所謂的「G小調小行板」背後所隱藏的,竟是如此龐雜的真相,而這段曲折的心路歷程,當令筆者畢生難忘。音樂教育是條漫漫長路,國內的音樂教材著實還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,引頸期盼國人高水準教材出世的那一天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