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爾第:《拿布果》序曲
G. Verdi: Nabucco Overture
十九世紀上半葉,隨著浪漫主義的盛行,在歌劇起源地的義大利,以羅西尼(Giaochino Rossini)、貝里尼(Vincenzo Bellini)、董尼采第(Gaetano Donizetti)等作曲家為代表,將高度仰賴獨唱歌手演唱技巧的「美聲唱法」(Bel canto)風格推上最高峰。1813年,義大利的威爾第(Giuseppe Verdi)與德國的華格納(Richard Wagner),這兩位曠世奇才的誕生,翻轉了十九世紀的歌劇,甚至其後的整部音樂史。
相較於以「主導動機」(Leitmotif)、「無限旋律」(Unendliche Melodie)等手法,交織成大規模歌劇而獨樹一幟的華格納,義大利歌劇在威爾第手中,則從重視技巧的美聲歌劇,轉變為重視戲劇的結構、張力,以及人物心理描寫;合唱與重唱也擺脫了過去以獨唱為尊的時代,得到了長足的發展。這些特色便孕育出了《弄臣》(Rigoletto)、《茶花女》(La traviata)、《阿伊達》(Aida)等許多膾炙人口的傑作。
1842年,威爾第在經歷了痛失妻兒以及喜劇嘗試的失敗後,第三部歌劇《拿布果》(Nabucco)總算一掃陰霾,成功奠定了作曲家的名聲。十九世紀中葉,正值對抗奧地利帝國勢力的義大利復興運動(Risorgimento)如火如荼地展開。從《拿布果》到《弄臣》(1851)的這九年間,威爾第產出了畢生歌劇作品的半數,題材大多呼應著當時高漲的民族主義與愛國意識,引起人們的廣大共鳴。
《拿布果》改編自舊約聖經《列王記》,敘述巴比倫國王拿布果侵略並俘虜希伯來人後,自命為上帝而遭神怒天譴,此後歸信於猶太教的故事。劇中第三部第二景,被俘的希伯來人在幼發拉底河畔唱起《去吧,我的思念,乘著金色的翅膀》(Va, pensiero, sull'ali dorate),不僅唱出戲裡希伯來人對故鄉耶路撒冷的思念,也唱出戲外義大利人的民族意識。
《拿布果》序曲中,除了長號如管風琴般的莊嚴開場,以及由五個音的動機發展成的快板旋律之外,中段最主要的構成就是這首動人的合唱曲的樂團演奏版本。時至今日,《去吧,我的思念》仍被視為僅次於義大利國歌的愛國歌曲,也常在各種場合中單獨上演。
※曲解資訊如欲轉載,請留言告知並註明出處,謝謝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